江西聯交運參與國家重點研究項目應用示范效果初顯
自2021年5月17日,科技部發起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監管與服務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示范”應用示范工作啟動以來,得到復旦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多家高校課題組專家的支持。江西省聯交運登記結算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作為第一批應用示范單位,對此高度重視。公司總經理兼江西省交易市場協會執行會長劉祖國親自帶隊,先后與項目組成員進行線上線下溝通實施方案與實施計劃,并順利完成了項目交易系統與綜合服務平臺的數據對接。同時,作為團體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公司參與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 交易平臺數據存證規范》、《大宗商品電子交易 交易用戶準入資格評價規范》和《大宗商品電子交易 異常事件監測規范》三項團體標準的多次討論,并提出了專業建議,目前這三項團體標準已上報中國商業聯合會,進入公開征求意見階段。
在近一年的示范應用過程中,公司立足地方金融輔助監管和地方登記結算中心的職能,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對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的交易市場風險智能分析與預警技術及其他服務項目進行了全面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通過推進應用示范工作,對各種業務模式下市場交易主體、交易對象、交易過程等進行數據挖掘、特征分析與異常監測,提取大宗商品交易共性與差異性風險要素,建立商品-主體-交易情境的全方位、多維度風險指標體系,構建了交易風險知識情景庫,從而有效解決了對多交易市場由人工粗放式監測到智能化線上精細化監控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顯著效果。
通過應用綜合服務平臺面向交易市場的在線市場主體注冊查驗服務、交易過程監測服務和可信交易信息證據保全服務,開拓了我們監管市場,服務市場的思路,比如,利用社會網絡情境信息,推理隱性的社會網絡缺失關系,從微觀個體、中觀群體、宏觀網絡多層次主動識別異常主體;根據其他并發的交易過程異常事件行為,更新當前交易監測指數和精度;針對缺乏能兼顧隱私保護的交易可信保障和追溯監管技術的問題,建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存證系統。
面對2022年更加深入的應用示范工作,公司將在之前應用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監管與服務范圍,逐步向交易市場外的市場主體延展,力爭讓項目的研究成果更好更廣泛地落實到更多地方金融行業發展中。
編輯:周莉娟
核發:黃 莉